029-8731 5747

媒体报道

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:材料创新是纺织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

来源:中国工业新闻网 时间:2025-03-20


中国工业报记者   孟凡君

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和消费者的可持续意识觉醒,纺织行业迎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变革,材料创新正在扮演着推动行业可持续转型,实现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角色。日前,在2025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春季联展上,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办、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承办的MaterialX-可持续未来材料研讨会,以“技术革新+标准引领”双轮驱动,深度整合行业智力资源与创新动能,构建技术攻关、数据赋能及社会引导的协同生态,为全球纺织工业的绿色革新注入系统性智慧支撑和可持续创新力量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强调,材料创新应系统性构建“生态智慧型”材料创新体系,利用全生命周期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型,实现材料的资源闭环管理与碳足迹精准溯源;依靠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,打造柔性材料智造系统,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,降低单位能耗强度。

当前,全球纺织行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变革期,在环境压力、资源约束、消费需求升级和国际规则重塑的共同作用下,全球纺织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已势不可挡。阎岩认为,材料创新是纺织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,创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,既能缓解资源紧张、减轻环境压力,实现可持续发展;又能带动技术升级、商业模式革新,加速行业绿色进程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胡柯华以《时尚的科学幻想:可持续未来材料预览版说明》”为题,介绍未来可持续时尚的发展方向,提出未来时尚将由可持续材料定义。

“从人类中心主义消耗自然的旧模式转向人类与万物共生共存,赋能自然的新模式,建立自然重塑后的可持续循环体系。”胡柯华向记者表示,未来材料发展的三大趋势:一是创造增量,向新而生:细菌、酵母、藻类和菌类等生物体是未来材料探索的重点领域,依靠生物技术,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二是重置存量,生生不息:强调存量资源反复利用,打通循环堵点,提升循环次数。三是数字共生,连接未来:数智技术扩大材料的适配领域,提高材料利用率。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教授关晓宇表示,纤维材料的未来需要多领域融合实现高性能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协同效应。

实际上,随着全球纺织行业的深刻变革,国内外对纺织行业碳足迹的要求正从“自愿行动”转向“强制合规”。为了全球时尚产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,2024年11月,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在2024世界服装大会上发布了《循环转型指标(CTI)→行业指南-时尚及纺织业》中文版,为时尚行业量身定制了衡量循环的指标,将重新定义时尚和纺织品价值链评估循环性的方式,能帮助企业在产品组合、流程和公司运营中实现更高的循环性,实质性地扩大时尚行业循环经济的规模。比如,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对节约资源、减污降碳具有重要意义,是有效补充我国纺织工业原材料供应、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措施,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。

2022年3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》提出,到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%,2030年达到30%,推动建立回收体系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通过专业清洗、解构重组与先锋设计,制作了吊旗再生包、吊旗再生坐垫、吊旗再生服饰等一系列循环可再生作品,并在展区赠送。这些再生作品以纺织废料为媒介,搭建起工业文明与人文关怀的对话桥梁,既将短暂停留转化为永恒美学载体,演绎工业与艺术的共生哲学,又向展会传递了绿色、循环、可持续的理念,让可持续时尚化作流动的社会新风尚,在物质循环中重建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。


作者:孟凡君

编辑:龚忻